|
◆天下·朱颜纪◆时代背景
◆天下·朱颜纪◆朝堂背景
永昌二年晓春,萧谊病重,自知不久人世。遂于病榻上拟书,论天下势,进安国言。上亲往探之,与萧谊独处密谈,出萧府,默然涕泣。不日太傅萧谊卒,今上感其一生无妻,尽忠朝堂,朱笔泣诏,追谥为文忠公,配享太庙。
永昌二年孟夏,诏遣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傅闻止出使北夷。傅闻止者,少时为今上之伴学,上尝言待其有手足之谊。其人有博闻强识、针砭时弊之才,上欲委以重任,太尉数以其阅历浅薄,锋芒毕露为驳谏,乃累迁至礼部主客司员外郎。
永昌三年仲夏,户部尚书沈慕、户部郎中薛棣恺、太仆寺卿霍珐联名弹劾光禄卿程杰祺,书陈其之三过,直指其鬻官欺君,庇纵下属,徇私枉法。上震怒,着廷尉法办。逾三日,赵太尉于紫宸殿与上手谈,相谈似欢。次日廷会,上斥程杰祺治下不力之失,罚俸半年,诫沈、薛、霍三人见风起浪,当自省之。程氏一案就此囫囵作结。
永昌四年孟春,百废俱兴,上拟行科考,广募才干。于廷会感慨当日萧太傅病榻前尝举荐傅闻止可堪庙堂。遂当即下诏召傅闻止回朝。太尉等人垂首称是,未有他言。
永昌四年季春,上检阅校场试炼,中有一人出类拔萃,问曰乃名裴言。逾几日,吏部尚书阮康举荐中城指挥司,言乃忠武公门生,上宣见之,正是裴言,遂擢步兵校尉。忠武公者庞叔业,乃旧晏名将,麾下风旅营以骁勇著称,苍淮攻城战中敢为先锋军,破城引兵,无一人生还。大晏既立,上感其忠义,追封“忠武公”。
永昌四年季夏,诸侯姜国乞结姻亲,姜国者,其祖尝乃前朝大贾,为众诸侯国最殷丰不过。上纳众臣之谏,欣然允之。遂遣新任步兵校尉裴言至姜境迎亲,月末归。
永昌五年晓春,傅闻止归苍淮,帝喜甚,一日三迁,后纳沈慕之谏擢中书侍郎。参议朝廷大政。
永昌五年孟夏,礼部右侍郎郑延上奏,劾宣威将军白谨护归北夷使队途径青州期间,收受青州通判周鸣贿赂,沆瀣一气扰民滋事,致青州百姓怒不敢言。上着青州知州梁有道协督察院彻查。
永昌五年季夏,诸侯韩国旧韩余孽揭竿反晏,集结兵马近十万挺进苍淮。韩国者,尝为高祖厉敬所降,后废其主,扶植旁系为君,废主一系史称旧韩。晏初兴,风旅营既殁,唯赵家军可用,旧韩兴兵,上问策于赵太尉,太尉语焉不详,只言忠君,不言发兵。
月中,青州知州梁有道密报白谨一案已略有眉目。帝回梁有道暂压不宣,静待时机。逾几日骠骑将军赵大钰自请领兵,挥军征韩。帝令白谨、裴言为其掠阵先锋,三人于葭明关首战大捷。晏军攻势愈烈,一鼓作气灭旧韩主力于韩境,捷报传来,帝命赵大钰力剿残余,尽灭其枝。
永昌五年孟秋,帝意为风旅营建长存碑,以奠英魂,礼部左侍郎林季知朝上谏言:“为国捐躯为军伍职责,若皆以建碑邀功为范岂不为胁君耶?”闻止出而对曰:“若建碑即可得忠心,臣宁为大晏一生筑石。今立长存碑,意不过彰示君恩深厚,长念风旅功绩,时忆立国艰辛,以示后人尔。”帝止二人对峙,命闻止主理此事,裴言协建。
月中,风旅长存碑建成,帝后携昭容华,并百官同往祭奠,帝于碑前誓曰:”诸将之志,与朕同心,冥冥九泉,必将不负。“后归朝堂,问策于众臣,意以裴言为帅,纳先烈之后,重建风旅,一时朝中非议四起,赵派反对之声尤高。
永昌五年仲秋,帝命裴言建新风旅营,招纳人才不拘门户,布衣百姓皆可通过验核记入军籍;又令扩充金吾卫,以风旅先烈之后优先,广纳仕人子弟。
永昌五年季冬,风旅营既建,擢裴言镇国将军,掌风旅。金吾卫扩至十万人,分戍晏宫、上阳、祖陵、旧晏王宫等王室所在。命裴言兼领金吾卫卫长之职。赵太尉屡谏无果,忠武公一族一时风头无两。
永昌六年仲夏,太尉赵大钧、骠骑将军赵大钰、光禄卿程杰祺、礼部左侍郎林季知、上林苑右监正王知仁等纷纷称病怠政,傅闻止、郑延等劾曰:“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岂非尸位素餐耶?”太尉闻之,次日抬病榻于廷上,斥宵小之辈别有用心,帝笑而慰之,责傅、郑二人危言耸听,感慨赵、程、林、王长年伺政劳心劳力,故嘱赵氏军务暂由裴言代理,而程、林、王等文职则由傅闻止选觅良才交接,以令此三人荣归故里安心调养,长享俸禄。
永昌六年季夏,擢郑延光禄寺卿,徐少峰礼部左侍郎,顾钧良上林苑右监正。
月中,帝以彰君臣相惜之故,命裴言着金吾卫护程、林、王归乡,并为恤三人伺政之功,旨令金吾卫为其戍院十年,赐享天家恩惠。
永昌七年仲春,晏宫翻建时,虽则姜国鼎力援贡,仍国库有虚,帝纳众臣谏,意欲裁军,遂令于秋季阅兵演武,优胜劣汰。旨下大晏各军皆勤操苦练,摩拳擦掌,欲比高下。
永昌七年孟秋,苍淮城外拉开演武盛幕,其中赵家军、风旅营、金吾卫最为人瞩目。半月较量,赵军渐落人后,风旅营、金吾卫愈战愈勇,不分伯仲。
永昌七年季秋,大晏裁军十万,七万为赵军,赵太尉亲交虎符于帝,并乞致仕归旧晏,上悯而不允,封柱国公,享亲王待遇。
永昌七年季冬,赵后薨,举国同悲,帝令天下素服三月,以寄哀思。
永昌八年仲夏,赵太尉病逝,帝亲往悼念。
月末,骠骑将军赵大钰因旧疾复发,恳请致仕,帝允所奏。
永昌八年季夏,宣威将军白谨以年事渐高,治军无力为由上书致仕,帝准。
永昌九年季春,帝北巡,郑延、裴言随行,经徐州见冯义骅,帝忆其昔年随赵军出生入死为旧晏征战,慨叹峥嵘岁月,冯义骅亦不避言赵,与帝共忆,且言有生之年愿再为大晏奋武,帝惜其才而赠之一联:英名得万民钦敬;威力当四海传扬。并笑言徐州乃重镇,巡抚一职舍冯卿其谁。
永昌十年孟秋,帝为选拔参政良才,着令除科考外,另开政论博士科,由傅闻止主持,调青州梁有道协理,按律擢傅闻止为中书令,梁有道为资政殿大学士。
永昌十年仲冬,经选,政论博士科取前三名良才入仕,擢首甲苏桓为中书省右司郎中,次甲陈闵时为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,唐恭为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。此三人傅梁各有偏爱,遂傅闻止收苏、唐为门生;梁有道收陈为学生。
永昌十一年仲春,户部尚书沈慕病逝,其子沈涯写信发丧,帝见其文采斐然,字迹潇洒,约而见之,果然谈吐非常,见解出众,话间又忆及沈婕妤,帝直言心有愧意。后擢沈涯为翰林院侍讲学士。
永昌十一年季春,经查乔宝林为旧韩细作,帝怒而赐死,并令裴言领兵协理韩国主剿灭余孽。裴言雷霆作风,亲驻于韩国境内,一年内将韩国余孽窝藏点一一破获。
◆天下·朱颜纪◆后宫背景
欢迎光临 天下·朱颜纪· (http://txzhuyanji.funbbs.me/) | Powered by Discuz! 7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