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
|
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(檢舉)
分享
新浪微博
QQ空间
人人网
腾讯微博
Facebook
Google+
Plurk
Twitter
Line
标题:
◆碧梧院◆——丨东苑丨——丨西厢丨——郑盈-王雁仪
[打印本页]
作者:
朱颜纪
时间:
2015-3-17 14:24
标题:
◆碧梧院◆——丨东苑丨——丨西厢丨——郑盈-王雁仪
永昌五年孟夏,待诏林氏迁入。
永昌五年仲夏,待诏林氏得封才人,迁出。
永昌五年季夏,待诏郑氏迁入。
永昌五年季夏,待诏王氏迁入。
作者:
徐砚欢
时间:
2015-4-17 15:40
-永昌五年季夏-
[ 因着还要给姐妹们送小食,故而并未在东厢待多久,只与汤姐姐说了会儿子话便出来了 ]
[ 从东厢出来,去了西厢,见门半掩,轻轻叩门,问 ]
屋内可有姑娘在?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7 16:17
本帖最后由 郑盈 于 2015-4-17 16:18 编辑
【独居东苑西厢,也乐得清闲自在。午后无事,置莲花鹊尾炉于案旁,焚香端坐,默诵《黄庭内景经》,遣诸杂念。】
【神思入静之时,忽闻得笃笃叩门声,不禁有些着恼。只当是闲杂宫侍来此,依旧垂目静坐着,头也不回,淡声道】
请进罢。
作者:
徐砚欢
时间:
2015-4-17 16:23
[ 虽说才站了一会儿子,额前却早已出了细汗,方取帕来拭,闻声,推门而入。见人,道 ]
我乃徐氏砚欢,方做了些点心便拿来给院子里的姐妹们吃。
[ 淡淡一笑 ]
手艺不佳,也不知合不合姐姐的胃口。
[ 而后将食盒放在木桌上面,打开盖子,取出了一碟放于桌上 ]
( 好像是…郑氏?还是问一下罢,莫要给喊错了。 )
砚欢是记得与姐姐一起教习过的,却不知姐姐的名姓,还请姐姐告知。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7 16:53
【听她自承姓名来意,才知是位待诏,闻得“送点心”云云,但觉其不仅唐突,且行止不伦不类——举凡大家闺秀,岂有四处贸然上门送吃食的?疑虑之下,又多了三分好奇,三分戒备。】
【揽衣而起,整了整发髻裙裾,方步入外厢见客。目光淡扫过桌上食碟——还真是仆婢做派——最后落于徐氏身上,静静开口】
既不知我名姓,徐待诏何所为而来?
【这才见了礼】
待诏郑盈。徐待诏请坐。
作者:
徐砚欢
时间:
2015-4-17 17:30
[ 她冷冷一句倒像是一盆冷水直朝自己泼了过来,尴尬一笑 ]
砚欢想与姐姐们多走动走动,故而便来了这儿。
[ 后闻她道名姓,果真是那郑氏。听旁的待诏说郑氏性子冷淡难以接近,而今看来,正如他们所言 ]
郑姐姐。
[ 敛裙而坐,规规矩矩,不像是在北厢与西巷一样毫不拘谨 ]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7 19:42
【心下暗疑,难道她就这般将碧梧院东西各厢访了个遍?也不知旁人那里又是何等情形。面上依旧不动声色,道】
徐待诏往后要来,可以先让宫侍递个帖子。如此,东道也好有准备。
【说着亲自沏了长春玉叶茶,注入影青瓷盏中。碧梧院中清玩之物并不如家里,眼下虽将就了些,可酬答她送来的一碟点心则足矣。分宾主位置了茶盏,款款落座】
略备薄茶,不成敬意。徐待诏请。
【话音不高,将“徐待诏”三字说得格外清晰了些。】
作者:
徐砚欢
时间:
2015-4-17 22:12
今日砚欢不知会姐姐一声儿便过来了,着实是砚欢的不对,日后不会了。
[ 微微颌首,与她谦逊有礼,少了往日的活性 ]
[ 后见她亲自沏了茶,不知为何,却不习惯 ]
姐姐客气了。
[ 她也不同我亲近,一声“徐待诏”听的好不舒服。只执起茶盏,轻呷一口 ]
姐姐如今一人住着,怕是孤寂的很吧?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7 22:58
待诏看来很爱热闹。
【不温不火的一句,听不出有任何情绪。想从前在家中,哥哥是何等明心慧性、风神秀逸的人物;哪怕几天前见过的冯待诏,也生着副七窍玲珑心。可对面的徐氏怎就这般冥顽不化?我已着意说得清楚,她却仍左一句“姐姐”、右一声“姐姐”地唤着。心下有些烦躁,默念起先贤所谓“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,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”的句子,引以自警——我可不能因区区小节坏了清修。然而最终还是将目光移向窗外,再不多看她一眼。】
碧梧院一切安置都好。
【这便算回答了她的问话。片刻后又问了句】
徐待诏还要往别处送点心麽?
作者:
徐砚欢
时间:
2015-4-17 23:04
[ 方才那话不过是随口一问罢了,她只道“碧梧院一切一切安置都好”真真是与旁人性情不同 ]
那便好。
[ 亦不愿在此多待一刻,但面上的功夫做的却是足足的 ]
是了,那砚欢就不打扰姐姐了。
[ 话毕,拎食盒,离 ]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7 23:21
【一时哑然,没想到她果真是逐次往各厢送吃食的。堂堂仕宦家小姐,岂能如此自贱,做下等仆役之事?但见她乐得其中,也不多话,起身道】
恕不远送。
【待徐氏离去,便又回到内厢抄经念书。晚间有宫侍来传膳,指了指桌上那碟点心和徐氏用过的茶盏,漫声吩咐道】
撤下去,都赏了你罢。
======结======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8 23:34
本帖最后由 郑盈 于 2015-4-19 01:21 编辑
【赵才人生辰,帝后亲临麒德殿设宫宴。席间圣旨特下,才人赵氏晋嫔位,赐封号“恭”——消息很快传入碧梧院中,正当他人窃窃私议赵氏何等圣眷隆渥时,自己想起的却是雨夜行止楼下,小赵氏那一句“大晏天下,缺你可以,却缺不得我赵家”。陛下竟封了她作“恭”嫔……】
【手抄的《黄庭经》被小赵氏收去,每念及此,心中总没来由地浮上一层阴翳。兼之酷夏炎炎,整个人都懒怠了起来,也不想再涉足御苑,便在房内点茶消遣。】
【煮水候汤、碾末调膏、执筅注汤击拂……兄长做来无比流利写意的动作,换作自己,通通变得似是而非。茶盏中激起的白沫乳花,很快便消散了。往常也是这样,在与兄长的斗茶中毫无悬念地败北。】
作者:
苏雁
时间:
2015-4-19 00:21
本寻了本《山海经》消磨时光,不想暑热难消,昏昏沉沉睡意上头,索性弃书小寐。梦里却是玄武出海,洪浪滔天震耳欲聋。一时惊醒,耳边是水沸声……
一梦酣睡,额上微微渗汗,抬手拭去,这才闻见茶香,下榻着履往外堂去,原是郑氏在屋内点茶,恰见汤花散退,倚着屏风想了想,
“茶少汤多,则云脚散。切不可一注盈盏……”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9 00:47
【听到身后脆语琳琅,回首望去,王氏正斜倚屏风,信口指点评说,仪态说不出的闲逸风流——其实她姿貌并不逊于恭嫔、冯氏,又同为赵氏族亲,却独不曾受邀列席宫宴。抛开这一重小小疑窦不提,数日来与王氏同居西厢,倒也相安无事。眼下听她发话,顺口接了句】
昔日在家中,阿兄说“汤上盏可四分则止”,叔父则云“汤上盏可七分则止”,他二人各执一词,可到我手里,怎么注汤都是错的。
【微微自哂一笑,移席让出位置,漫道】
王待诏似是行家里手,不知可有雅兴?
作者:
苏雁
时间:
2015-4-19 02:02
“俗语有云‘酒满茶半’,四分七分都是那茶半,只点茶人不同,分寸亦不相同了。”
听她言语,似在家中常与人以茶论道,而自己姐妹兄长无一好此道,每每独对茶盏,虽是不孤,终究羡慕起她来。
见她移席邀坐,支着屏风正起身子,煞有介事的合袖一礼,是才入座。两下卷起阔袖,煎水候汤,温盏调膏,注水击拂,凝眸细瞧着——汤上盏过六分,稀稠得中,才置壶停注,而茶面乳雾汹涌,溢盏而起。
可未等茶沫散退,自己便先用茶筅去了沫,各分一盏,捧起其一奉去,笑颜澹澹
“为君以泻清臆,行家里手不敢当,权作午后一道消遣。”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9 12:37
【亦回以一礼,双手交叠,在旁静看。王氏点茶之际指绕腕旋,手势纯熟,果然浸淫此道已久。心下暗暗称赏,含笑将茶盏双手接过,注视盏中茶汤,道】
京师斗茶,向以乳花咬盏争胜,王待诏倒是别具一格。
【话锋稍稍一转】
不过甚合我心——乳花浮生,注定破散,其间种种皆不过幻相,与其沉迷于蜃楼海市,倒不如顿悟空有,看得清明。
【执起茶盏略饮少许,称赞了声,谢道】
只惭愧无以为报。
作者:
苏雁
时间:
2015-4-19 13:00
本帖最后由 苏雁 于 2015-4-19 13:01 编辑
这厢端盏浅呷一口,再听郑氏,亦有别样见地。
“郑待诏是世外人,以茶体道,我却是世俗人,以茶悦己。从前独居闺中,点茶不过图一己乐,眼下是图你一乐,哪有‘斗’字一说?”
后听人谢,搁盏赧笑,又同她添茶
“平日瞧你临案疾书,大有风姿,不若赠诗一首,容我一赏大家之词?亦不算你白吃这茶。”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9 13:40
【一声“世外人”在自己听来,已抵得上百十句客套赞誉。也不忸怩推辞,转去内室取了笔墨来,稍作斟酌,辄于碧云春树笺上应景写下四句】
碧流霞脚碎,香泛乳花轻。六腑睡神去,数朝诗思清。
【却在落款处稍稍顿笔,侧首问她】
不知王待诏可有表字?
作者:
苏雁
时间:
2015-4-19 14:03
看她提笔写诗,纸上一句“数朝诗思清”,深致至此,极为受用,末了听她问起表字,说来要笑,因是家中三女,笄礼那日祖父赐了字“叔”,后按“雁仪”再添一“鸿”字,不想小姑家的女娃娃听了便瞪大眼睛喊我“表叔”。
“表字叔鸿。”
作者:
郑盈
时间:
2015-4-19 14:46
叔鸿?【重复玩味了一声】待诏连表字都与寻常闺媛不同。
【便续写下“题赠叔鸿”云云字样。兄长一手瘦金书独步京华,自己却偏不爱效仿,平日练字,都是学钟繇小楷。又道了句】
我字冲柔。
【待题好落款,将诗笺奉与她,浅浅一笑】
权当是闺中酬赠。难得暂逃羁网,若还以“待诏”相称,便辜负了。
【其时茶烟袅袅,香霭浮浮,先时因恭嫔而起的一丝烦愁,也随汤花浮沫一道,渐消弭无痕。】
作者:
苏雁
时间:
2015-4-19 14:53
本帖最后由 苏雁 于 2015-4-19 18:23 编辑
聆语亦莞尔报之,再执盏对她
“冲柔此语,当浮一大白。”
合袖饮尽,空盏示人。而郑氏此女,今日相对,亦觉不输京中其兄盛名。
=结=
欢迎光临 天下·朱颜纪· (http://txzhuyanji.funbbs.me/)
Powered by Discuz! 7.2